(2003-11-04) 戲曲視窗:藝人典範林家聲  (轉載自文匯報)

.葉世雄.

 在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的一次訪問裡,林家聲先生說一個初入戲行的人,先要學會最基本的「唱」、「做」、「唸」、「打」,第五要學習的是「德行」。一個粵劇演員的德行除了個人修養外,還有對粵劇的投入,對自己的演出要求,不斷的鑽研,精益求精,務求達到至善至美。林家聲先生身體力行,成為粵劇演員的典範。

 

地位崇高無可置疑

 林家聲在戲行裡的崇高地位,可以從一次選舉中反映出來。二零零一年,香港藝術發展局邀請我擔任「戲曲終身成就獎」的評委,聲哥是候選人。當眾評委討論到聲哥時候,不消十秒鐘已經通過了,後來為了要寫報告,就不得不要求每個評委說出贊成的原因。

 林家聲自十一歲由父親送到蘭芳粵劇學院、玫瑰音樂學院,跟隨肖蘭芳、黃志允學習粵劇,直至一九九四年退出舞台,整整半個世紀與粵劇結下不解緣。一九五八年,聲哥與李寶瑩拍檔,組織「家寶劇團」,從此在粵劇低迷的環境下,堅持演出,致力提升粵劇的演出水平。他的努力不僅形成個人的演出特點,還維繫了粵劇觀眾對這一傳統表演藝術的信心。

 

不受入座率影響

 我經常掛在口旁的一句話:「談七、八十年代的香港粵劇藝術,就必先要認識『林派』的表演風格。」在六十年代,聲哥的演出並不像後來,有一定的票房保證。他和其他粵劇演員一樣,要面對市場萎縮的風險。當時,能使聲哥繼續維持舞台演出,一方面是他演電影有穩定的收入,這也是人生吊詭的地方,粵劇電影打垮舞台粵劇,卻又為粵劇演員提供賺錢的機會,使粵劇在八十年代的復甦未因斷層而受阻;另一方面,就是聲哥對粵劇的熱忱。

 他曾經說過:「入座率和觀眾反應不會影響我的表現。藝術表演不擔保滿座,滿座又不等於是好的藝術表演,更加不等於做得好。我自己開心與否會取決於我當晚演出是否得心應手,是否達到自己心中的標準。……我會堅持我的演出法,令到觀眾接受,懂得欣賞為止。因為作為表演者,職責是表現藝術,是不可走回頭路的。」(《逸林》一四三期)

 

照顧戲迷需要

 如果從經營的角度來看,聲哥用時間和品質來建立自己的聲譽,屬長期投資,成敗往往要看天時、地利、人和(即市場和人事變化)是否配合。

 當然,作為表演者不會從投資角度來看藝術事業,否則,他只會是工匠,難登藝術家的殿堂。雖然如此,聲哥卻沒有忘記戲迷的需要,獨登高峰,這種照顧戲迷的態度,無意間建立了一種超越演出者和觀賞者界限的關係,觀眾成為完成戲曲演出的參與者。

 

(2003-11-11) 戲曲視窗:林家聲 戲迷良師

.葉世雄.

 上期說林家聲一方面堅持自己的演出法,另一方面也照顧到戲迷的需要。

 他之所以能夠堅持自己的演出法,是因為他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藝術眼光會走在觀眾的前面,不讓他們超越自己,但為了照顧戲迷的需要,聲哥會讓自己的表演不會距離觀眾欣賞的水準太遠,不會令觀眾覺得他的戲高不可攀、深不可測,他認為數十年來自己的演出方法和觀眾的眼光同時進步。

 

有效提高觀眾水平

 其實,這也是聲哥對粵劇藝術的一種貢獻,就是提高觀眾欣賞的水平,只有觀眾欣賞的水平提高了,整個粵劇的表演藝術才能在有穩固的觀眾基礎支持下向前發展和提高。在內地,過去五十年粵劇進行了很多改革,但觀眾接受的程度卻往往落後於發展,結果踏進九十年代,內地的粵劇團也需重新定位,以挽救日走下坡的市場。

 

演員和戲迷互動

 說回聲哥對個人演出的堅持和啟發觀眾鑑賞力的做法,令他和觀眾建立了一種超越演出者和觀賞者界限的關係,他的戲迷在看戲之餘,也會去思考演員的演繹方式,處理戲場的手法和用意。無形中,聲哥成了戲迷的導師,帶領著「聲迷」走進中國戲曲萬紫千紅的大花園。他們組成「聲迷俱樂部」,出版刊物《逸林》,詳細記錄聲哥舞台生涯和生活點滴,活動期長達三十年。

 

把粵劇帶進家庭

 在七十年代,粵劇不景氣,聲哥構思把粵劇帶進家庭,讓一些不認識粵劇的年青人和家庭觀眾認識粵劇。後來,在麗的電視董事兼總經理禮聘下,簽了二十六輯,每輯九十分鐘,把一套完整的粵劇,有頭有尾,完完整整的演出。我也是看了這二十六輯電視粵劇,才留意到聲哥深厚的藝術修養,從他的演出可學到好的功架應該是怎樣,怎樣才算有戲味。在聲哥身上,我們也看到一個粵劇藝人如何成功地吸收和融化其它藝術的精髓來豐富他的表演,而不露痕跡。

 

吮吸營養不露痕跡

 聲哥自小學京劇武場,也喜歡看京劇,尤其是喜歡厲慧良、高盛麟兩位京劇演員的表演,當他看完高盛麟演出《古城會》,就曾寫信向他請教的問題,可知聲哥對京劇頗有研究。但在個人演出上,聲哥不會直接套用外省劇的場口,他會反覆琢磨,把它粵劇化,並放在最恰當的情節上,不會讓觀眾有看外省戲的感覺。

 至於聲哥有何良法,「消化」他人的東西,來「營養」自己,就留待下回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