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02年香港藝術發展局把戲曲終身成就獎頒給林家聲,這是節錄自香港藝術發展局網頁:

http://www.hkadc.org.hk/chi/arts_life/1-5-1/index_lam_kar_sing.html

姓名: 林家聲
獎項: 戲曲終身成就獎

貫徹始終的藝術人生

林家聲粵劇前輩林家聲先生在接受訪問時總帶著微笑,細心聆聽問題,回答時聲調永遠平靜,是那種「話不多,夠就是了」的人,陪伴著他出席訪問的林太太與他們的大兒子也總是帶著微笑,安靜的坐在一旁,從他兒子把藥遞給他時,林家聲先生禮貌地以一句「謝謝」回應,就使人對這位在舞台下的藝術家多添一份認識,亦多添一份尊重。

越困難就越喜歡

年幼時由於鍾情於鑼鼓音樂,同時又被色彩斑斕的粵劇戲服吸引,林家聲就是這樣於童年時跨進粵劇的門檻。「拜了粵劇前輩薛覺先為師後,才發現粵劇這門藝術是那麼艱深的,看到的不再是外表的風光,而是藝術本身的深邃。」學習粵劇的過程是困難的,而練功就更是痛苦,但對林家聲來說,「越困難就越感到有興趣!」林家聲說這句話時語調輕鬆,嘴角帶著笑意,可見即使入行五十多年,林家聲對粵劇濃厚的興趣依然沒有沒點兒減退。

表演者應比觀眾走前一點

林家聲以「學」、「通」、「精」、「化」來概括五十多年的粵劇生涯,他認為要從多學、多看、多試、多犯錯的基礎開始,再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然後通過不斷思考反省、去蕪存菁,最後把所學來的知識化為自己用。道理是老生常談,但要真正踏上成功之路,唯有投入那份真心。

正由於對這份藝術事業的認真,林家聲不甘於原地踏步,而是不斷追求創新,他更認為表演者應比觀眾看遠一點、走前一點。

林家聲在其粵劇生涯中曾作出多次嶄新的嘗試,以期突破藝術水平。例如:1968年他在《林沖》一劇首演時,在三個主要場口運用了熄燈換佈景一法,縮短觀眾等換場的時間,貫穿了整個戲的情緒,使節奏更加緊湊;在1972年引入幻燈片作佈景,運用幻燈雪景為《風雪闖三關》製造寒冷險峻的氣氛,豐富了舞台上的視覺效果。林家聲深信只有不斷為粵劇注入新元素,才能使它與時並進。

林家聲用心演繹

但要真正使觀眾懂得粵劇,喜歡這門藝術,從而使它普及化、生活化,還是得靠表現者本身功架;林家聲每次拿到劇本時都充分搜集資料,不管那個角色是新嘗試還是重覆演繹的,他都會用心琢磨劇中人的個性,並從細微中著眼,把自己代入角色之中,例如一個性格驕傲的角色,可以在臉上神情及肢體語言中表露出來,他要求自己每次演出都帶給觀眾新的感覺,他要把戲曲中精要的部份呈現給觀眾,帶觀眾進入粵劇世界中,使觀眾他產生共鳴,同喜同悲。

愛之深自然責之切,林家聲看到粵劇界內有些只為做文武生或花旦而入行的表演者而感到失望。他認為若演員只為出風頭,不願意從基本做起,亦不是全心追求粵劇上的造詣和推廣這門藝術,這對粵劇是沒有好處的。「若一位初次看粵劇的觀眾看到這樣的表演,會以為『這就是粵劇了』,那麼對粵劇會產生不良印象。」

風雨同路

演藝圈是是非圈,在粵劇界渡過了五十多年的林家聲對此自然不無感慨,每次對付突然其來的風雨,他都處之泰然,堅信「事實就是事實」。

作為演藝圈的一份子,真的可以對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新聞炒作置身事外嗎?

「不是可以與否的問題,是我非要這樣不可!」林家聲堅定的說。「在這方面我的太太經歷比我多,她為我抵擋很多風雨,讓我可以專心在幕前演出。」

從幼年到老年,大半生投入粵劇藝術的林家聲,一生所得獎項和榮譽無數,粵劇成就了他的一生,而他,亦豐富了這門藝術,正如他說
「要做的做了,並做出成就,沒有辜負了五十多年的努力。」

 

撰文及採訪:Sue
藝發局特約採訪員
2002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