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藝術人生).bmp (2560254 bytes)

 

「通過深入家庭的螢幕演出,

令那些不認識粵劇的年青新一代,

能夠透過電視節目,提起對粵劇的了解及興趣,

從而成為粵劇接班人。」

 

(一) 燕鵲安知鴻鵠志

(l)

七五年十一月十日,麗的電視突然向外宣佈:林家聲簽約電視台,立即引來了外界諸多揣測。當時有很多粵劇紅伶都轉投電視,或拍劇集,或主持綜合性節目,難道連一向祇醉心於粵劇的林家聲也對粵劇灰心,要另謀發展?

    「其他的我都不懂,就只識演粵劇,簽約電視台,當然是演粵劇。」

一直以來,粵劇在電視演出,多以折子戲形式出現,欠缺了粵劇感。而今次林家聲與電視台簽約,之所以能引起哄動,除了林家聲名氣響之外,另一個主要原因是電視台首次決定以九十分鐘的節目時間,將一套有完整故事內容的粵劇搬離舞台,並以一個嶄新的觀賞方式展現在螢幕之前。

    這一構思,震驚了一向保守的梨園,八和中人認為林家聲今次違反「行規」,以後觀眾可以安坐家中欣賞到免費粵劇,就不會有人願意購票入場。而且電視台擁有永久版權,可隨時重播,這將會嚴重影響其他伶人在戲院演出的叫座力。

而一些關心粵劇者,亦有乙旦林家聲既身為粵劇頂級大老倌,實不應投身小螢幕,自貶身價。

一時之間,各方冷箭,四面射來,林家聲又成為眾矢之的。

「祗要想到將會有數十萬個家庭觀眾,因此而可以認識粵劇,那就已經值得嘗試。」

 

(2)

    其實早於半年前,電視台就已有興趣製作粵劇節目,他們認為香港仍然有很多觀眾喜歡看粵劇,祗要是製作好,老倌好,收視一定不成問題。於是就多次與林家聲接洽,可惜都因為雙方條件談不來而被擱置了。

    半年後,電視台董事兼總經理黃錫照再透過頌新聲班主袁伯說項,強調此一構思祗屬意林家聲,若合作不成,此節目也就告吹,要求他再作考慮,「為義而為」。

    「在頌班停演,觀眾渴望,粵劇式微,手足觀望下,本著救亡作用,我們終於答應下來,唯一條件就是確證重視此事。」

當然祗有節目受重視,才能起推廣及介紹這已非主流文化的傳統藝術。

「通過深入家庭的螢幕演出,令那些不認識粵劇的年青新一代能夠透過電視節目,提起對粵劇的了解及興趣,從而成為粵劇接班人。」

這是林家聲答應簽約電視台的主要原因。

電視台的著眼點在於商業價值,希望借林家聲的號召作為電視台的競爭工具,其中祗存在著「利」與「用」,當然不會有什麼振興粵劇的誠意。但聚沙成塔,《粵劇特輯》的製作及播出,始終為粵劇提供了一個推展空間、一個普及機會。

「林家聲簽約電視台開拍《粵劇特輯》」這件事,衝破了傳媒對粵劇的一貫冷淡,成為市民茶餘飯後的談話資料。「無線電視台」有見及此,也不敢怠慢,宣佈計劃籌拍粵劇《家寶之聲》以作抗衡。一時之間,電視台競拍粵劇,梨園子弟也多了不少就業機會,立竿見影,對當時奄奄一息的粵劇界,帶來了一定的振奮作用。

 

(二) 為誰辛苦為誰忙

(1)

    林家聲與麗的電視傾約時,原祇同意拍十三輯,但至簽約時,才發覺內容訂明為廿六輯。但感對方盛意拳拳,他也不便執拗,結果一紙要在一年內完成廿六輯、每輯長達六十分鐘的粵劇節目合約就此簽訂。

    他們的合作形式有若判頭承包制,電視台支付林家聲一筆固定的節目費用,之後就祗負責提供佈景、道具、廠房及製作,其餘有關節目內容,行政費用及薪酬支出,就由林家聲從那筆有限的製作費中支付。

林家聲為要取得合作上的默契,就找來了吳君麗、李龍、李鳳、尤聲普作為節目的基本演員;李少芸、葉紹德及羅寶生為編劇。即是演員參演與否,或劇本採用與否,他們也可照支薪酬。至於其他的就要因戲訂人,靈活運用。

    至於演出方面,他選取了「排帶對口形」的方法,如此可以令節目的收音效果更加完美,但額外的工作,當然要額外支薪,電視台交來的製作費已經不足以應付正常開支,現在還落在一個要求完美的藝術家手上,就算是量入為出,到結賬時,自己薪酬報銷的同時,恐怕還要倒貼哩!

有限的資源,緊迫的時間,外間的閒言,觀眾的期望,在種種外來壓力下,林家聲還得克服陌生工作環境上的適應,各方人事合作上的困難,及承受那些他不能控制的電視製作程序及效果,在要求完美的自我壓力下,他默默地展開了辛苦繁忙的一年。

 (2)

首先是搜集題材,林家聲選定了十八個劇目,平均分與三位編劇家全新撰寫或增刪濃縮。劇本完成後,就將它們整理修改,重新構思及設計,務求令場口的編排一定要與電視製作相配合。就是安排編印及分發劇本到電視台及各有關人員的工作,他仍要親力親為。

    電視台收到劇本後,負責佈景的就會到林府共同研究,為《特輯》的每一個故事,特別設計每一場佈景,及製造每一件道具。

排戲之前,林家聲已預早把唱腔介口度妥,並分別與花旦、音樂、鑼鼓等度曲編曲,直至一切操練滿意,他才召集各人進行一次響排,好待總結及控制演出的時間。

    響排當日,為了令各方面取得協調,他要預先向所有工作人員講解整個戲的演出法,並安排演員的走位,與及音樂過門的時間,然後修改、操練至妥當為止。第二天他們就可以在電視台預早租用的錄音室內進行正式的收音。

    收音後,各演員就在林家那個劃定與錄影廠一般尺碼的大廳內,依聲帶對口型排練身段、走位。而與此同時,節目編導梁天,就會預先收聽聲帶,了解劇情,好幫助攝製時的順利。

《林家聲粵劇特輯》的製作過程也是十分嚴謹的,錄影至通宵達旦,那是常見的事。錄影前,亦例必排練兩次,方便電視台人員了解演員走位。然後編導、燈光師、攝影師就會與林家聲互相參詳,共同研究拍攝時的取鏡角度,斟酌遠鏡及特寫的運用,劃分廣告時間的斷裂空間,務求盡量把破壞戲曲連貫性的影響降至最低。待各方面都取得一致共識後,才可以開始正式錄影。

    每拍罷一段,就立刻放出來觀看,發覺有不盡善的地方,就會不厭其煩,全段補拍。台前幕後同樣投入,要求認真,絕不馬虎塞責。至此,一個祗得九十分鐘的《粵劇特輯》節目,才可以宣告完成。

《特輯》製作的每一個階段,都必須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平均大概是十四天要完成一輯。於是紅荳子編定了一個有條不絮的工作程序表,按部就班,處理妥當,俾使林家聲能夠專心於節目內容及演出的工作。在全體工作人員分工合作下,廿六輯粵劇瑰寶總算如期在一年內順利完成。

 

(三) 粵劇寶盒添明珠

螢幕上,廿六集濃縮了的粵劇精華,林家聲在家庭觀眾前,作了一個全面性的粵劇示範。劇目包羅萬有,文場武打,悲劇喜劇,當中除包括了文武生各類本位角色外,一些題材較為嚴肅的劇目,或是一些缺乏商業演出價值、藝術性較高的粵劇功架表演,都可透過螢幕展現並得以珍藏。它不單提供藝人有更大的探索空間及得到更多的認同,還提昇了觀眾的看戲水平,擴闊了他們欣賞藝術的眼光。

透過螢幕,觀眾認識到一位粵劇藝人的成功,得來殊不簡單,對真正藝術家的演出添多一分認識,自然就會多一分喜愛。

    「被黃錫照認為是經典之作的《林家聲粵劇特輯》經已和觀眾見面,而這兩個月來,所演出之反應,亦頗值得一讚,以觀眾而言,非但佈景、服裝等色彩之明麗可觀,但是,最好看的,仍以林家聲之個人表現。」

    「林家聲之精神殊可讚,最難得的是,林氏已不年輕,但從外型、扮相、唱、做、功架等一切表現,看來仍如斯的機巧靈活,實在難得。」

    「林家聲的唱腔和功架是越來越老練,如果能推陳出新的,運用電視台的技巧,在視覺上是會有更好收效。」

    「安坐家中就欣賞得到每齣戲寶的精華,無論視聽都有最高的享受,林家聲、吳君麗的演、唱功,均具優越的表現,祗可惜大戲迷的人數唔多,否則足可問鼎(收視)冠軍。」

    難怪節目於七六年五月八日推出面世後,立刻就高崌「麗的電視」節目最高收視頭五名之內:「麗的已網羅了全港所有粵劇觀眾」,「《林家聲特輯》是粵劇出現於螢幕的代表作。」觀眾的反應一度令「無線電視台」亂了陣勢,把當時被視為重點「迎戰」節目《民間傳奇》抽調,以避其鋒。故從商業價值看,「麗的」當年開拍粵劇節目証明是行對了路線。

    從報章上中肯客觀的批評,從「麗的電視」收視成績的理想,從「無線電視台」應變的慌忙,可証明《特輯》是「麗的電視」罕有成功節目之一。難怪由七六年面世至今,《特輯》已被重播了不知多少次?破了電視節目被重播次數的最高紀錄。而事實上,廿六集《粵劇特輯》中,確是佳作如林,它們有如明珠般無價,帶給觀眾一個個驚喜:

**《三氣周瑜》──《特輯》武場之冠

    三國故事,剛陽氣較重,如放在舞台演出,甚難迎合一般喜愛鴛鴦蝴蝶的觀眾。但放在祗得一個半小時的電視節目中,以造功戲為主的《三氣周瑜》,就非常適合那些初次接觸粵劇功架戲的家庭觀眾。

    這是由李少華師傅為林家聲編排演出的劇目,功架的安排主要是脫胎自京劇的排場,其中《蘆花蕩》一場,林家聲表演的幾個難度極高的粵劇架式,就令觀眾大開眼界。

「京劇的《周瑜》很散,見人就對打一場,只重個人唱做,沒有戲味,不是好戲。如今選出可融入粵劇的戲段,逐一演將出來,然後與林家聲切磋討論,互相參詳,令其脫離京劇程式,而變成有戲味的精彩動作。」 -李少華-(逸林)

《三氣周瑜》,展現了粵劇功架戲的吸引力:「武打動作中仍見濃郁的戲味」,圓滿了《電視特輯》的藝術成就。

 

**《陌路蕭郎》──《特輯》文戲之首

李少芸以薛覺先同名粵曲為本,為《特輯》改編了這個有完整故事內容的愛情短篇,達到了一氣呵成的戲劇效果:一個為恩絕愛,換來無盡唏噓;一個為情負罪,贏得枕藉蒼涼。

寂寞似影隨形,思念纏繞半生,「相逢不相見,蕭郎陌路人。」一種自我流放的情感,沉澱出無可奈何的傷逝,低吟輕嘆,盪氣迴腸。

    《陌路蕭郎》,這短短的一輯電視節目,在家庭觀眾面前展現了粵劇感情戲獨有的含蓄細膩、回味動人的一面,成就了《粵劇特輯》的欣賞價值。

 

 (四) 頌班雙戲破流言

(1)

    第一個階段,即十三輯的節目製作於六月份完成後,大家就停下來休息、檢討、籌備。這段時間,林家聲就應班主袁伯提議,以《特輯》班底,第三次重組「頌新聲」。不過因吳君麗要送子赴英讀書,要在第二階段開拍前才能歸隊,所以在舞台演出上,花旦就換上了八年來首次與他再度合作的陳好逑。

在這百忙電視工作中,林家聲仍然答應重上舞台,主要是為嘗試推出嶄新的「雙戲制粵劇」,選演《特輯》中之《范蠡與西施》配《三氣周瑜》;及《青衫客》配《雙槍陸文龍》,一晚演出一文一武兩個戲,共演出十天,希望能為粵劇的演出形式開拓另一新方向。

戲院開鑼的第一天即遇上了颱風,但仍大收旺台之盛,賣了個滿堂紅,戲院內盡是舊雨新知:好奇的電視觀眾在螢幕上或是喜歡了林家聲這個藝人,或是被他表演的粵劇傳統藝術所吸引,都希望親入戲院一睹真人表演的風采;而餓戲已久的「聲迷」或已遺忘了粵劇的舊有觀眾,則被每星期螢幕前的粵劇節目所吸引,挑起了對欣賞舞台表演的懷念,再次到戲院來尋找粵劇藝術在舞台上所帶來的現場滿足感。

粵劇始終是屬於舞台,一旦放在螢幕上,總是不愜意,無論鏡頭運用得如何靈活,總難逃框框的限制而有所遺漏。它隔絕了觀眾與演員的溝通,彼此都尋不到現場氣氛的親切

,電視又怎能與舞台相抗衡?所以《特輯》祇會為舞台粵劇再掀高潮,卻沒有能力摧毀粵劇前景。

    頌新聲的票房成功,以事實粉碎了外間「自絕票房」的顧慮,《粵劇特輯》的面世已令粵劇在一片淡市中衝破了一個缺口,一切先前的評擊及冷語,至此才告無疾而終。

 

(2)

    一晚演出兩套九十分鐘的「雙戲制」粵劇,場場戲肉,幕幕高潮,對引發初看粵劇者的興趣,確有幫助,但當看多了,就會覺得意猶未盡,不是味兒。而且戲場過份集中,台柱演員就相當辛苦,但次要演員又沒發揮機會,這樣對培養粵劇接班人方面沒有好處。所以經「頌班」試驗及實踐後,証明「雙戲制」並不適合作為粵劇的主流路向,它在頌新聲亦祗能泛起輕微漣漪,或者,可將它視之為《粵劇特輯》的一個副產品。

不過在林家聲以後的演出中,偶遇合適時候,他仍會作出「雙戲制」的安排。例如為著請來了「稀客」李香琴作花旦,因人度戲,就曾安排全新創作的《七步成詩》,配《武松》作「雙戲制」的演出。亦曾為了希望多介紹香港的演出與國內觀眾認識,在廣州演出時,他也曾排出了《昭君出塞》配《雙槍陸文龍》。至於八七年的「頌榮華」,更把長劇《紅樓寶黛》的《歸天》、《哭靈》兩幕戲,配以《特輯》的《綵樓配》,這才為「粵劇雙戲制」寫下了句號。

  第八章